目录
一张图理解供给和需求,以及入场点
在不同的行情环境下,“供给/需求区域”(Supply/Demand Zones)如何分别演绎出“反转”(Reversal)和“延续”(Continuation)两种典型的价格行为。整张图分成四个象限,每一象限都是一种经典的交易模式示意:
一、供给反转(Supply Reversal,左上)
-
背景:价格先有一波上涨(Rally),随后在高位盘整形成一个“供给区”(Base,灰色区域)。
-
特征:在这个区域里,多次试图突破高点,均被快速打压,形成一轮小的下跌动作(假突破)。
-
入场点(Entry):当价格再次冲进供给区并受到压制、出现明显的做空信号时(如假突破 K 线、长上影线),可在高点附近做空。
-
预期:供给区的“大量抛压”吃掉多头订单,价格出现明显下跌(Drop)。
二、需求反转(Demand Reversal,右上)
-
背景:价格先有一波下跌(Drop),在低位盘整形成一个“需求区”(Base)。
-
特征:在该区域里,空头多次试探失败,多次出现阳线/长下影线,买盘开始进场筑底。
-
入场点(Entry):当价格再度跌回需求区并出现强有力的买入信号(如大阳线或尾盘拉起)时,可在底部做多。
-
预期:需求区的“充足买盘”推动价格出现强劲反弹(Rally)。
三、需求延续(Demand Continuation,左下)
-
背景:价格处于上升趋势中,已有一波或多波上升(Rally)。
-
特征:上涨过程中出现一次回调,在中间高点区域形成临时盘整的“需求区”。
-
入场点(Entry):当回调结束、价格重新回到需求区并得到支撑(出现看涨 K 线信号)时,可顺势做多。
-
预期:原有多头动能得到补充,价格延续上升趋势,再次上攻新高。
四、供给延续(Supply Continuation,右下)
-
背景:价格处于下降趋势中,已有一波或多波下跌(Drop)。
-
特征:下跌过程中有一次反弹,在中间低点区域形成临时盘整的“供给区”。
-
入场点(Entry):当反弹结束、价格重返供给区并承压(出现看跌 K 线信号)时,可顺势做空。
-
预期:空头动能得到补充,价格延续下跌趋势,再次创新低。
核心要点
-
供给区(Supply Zone):卖方积累、压制多头的区域,往往在反转或下降延续中发挥作用。
-
需求区(Demand Zone):买方积累、抵抗空头的区域,往往在反转或上升延续中发挥作用。
-
反转 vs 延续:
-
反转:趋势发生显著改变(涨转跌或跌转涨),机会在趋势转换的起点。
-
延续:原有趋势的小幅回调后继续当前方向,机会在回调结束后的再启动。
-
通过识别这些“供给/需求基底”及其被触发后的 K 线信号(如假突破、长影线、强势吞没等),交易者可以更有把握地选择合适的入场点,并配合合理的止损/止盈策略来捕捉大波段行情。